时间:2022-07-08 作者:创始人 阅读:0
近日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广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
学校美育工作行动方案》
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
美育课程以书法、美术等艺术课程为主体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高等教育阶段实行学分制管理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
全文如下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美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我省学校美育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主要目标
——到2022年,全省学校美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
——到2025年,全省学校美育体系基本形成,将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乡村学校美育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到2035年,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
3.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推动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挖掘、整合、运用各学科美育资源,深度融入美育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构建学校大美育课程体系。高等教育阶段注重跨学科美育课程体系建设。
4.完善课程设置。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涵盖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在开好现有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职业教育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
5.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学前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注重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职业教育注重强化艺术实践,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等教育阶段注重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6.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加强大中小学美育教材一体化建设。严格教材审查,鼓励开发能够充分体现地域性、创新性、实践性特点的美育教材。高校落实美育教材建设主体责任,做好公共艺术课程教材体系规划,组织实施教材编写出版。
三、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7.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将艺术课程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将美学与艺术学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探索形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美育课程。创新美育课程教学形式,不断提高美育课程教学质量。
8.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各级教研机构及全省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常态化开展美育教研和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专题培训,培育、遴选和推广美育教学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与成果,打造一批美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一批美育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开发一批优质美育课程。
9.开展普及性艺术实践活动。大力推广面向人人、惠及全体的学生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生艺术专项展示活动,每3年分别组织1次全省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综合性艺术展演。加强示范性大中小学校学生艺术团建设,遴选推荐优秀学生艺术团参与重大展演活动。
10.推进评价改革。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全面实施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建立信息化测评系统,创新测评方法。创新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推进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艺术展演等计入公共艺术课程成绩,鼓励跨校选修公共艺术课程并实施学分互认。
11.加快艺术学科创新发展。加强艺术类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水平艺术学科引领作用。加强艺术类一流专业建设,重点培育2至3个艺术类学科。关注美育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艺术类创新团队和平台,创新美育基础理论研究,建设美育高端智库。
四、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12.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各地要健全美育教研员的选拔与培养机制,配齐中小学美育教师。建设美育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美育骨干教师。加大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力度,未配齐的地区应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师,重点解决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美育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13.提高美育教师待遇。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在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等评选中保证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将美育教师指导学校艺术社团、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工作计入工作量。组织开展美育教师国内外研修,全面开展中小学美育教师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培训。
14.配足美育场地器材设备。配足配好美育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所需场地器材设备。把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建设纳入地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小规模学校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配备功能教室和设施设备。中小学校美育场馆与周边学校、社区共用共享。加强高校美育场馆建设,鼓励高校自建或与地方共建共享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馆。
15.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会资源供给,推动当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教学服务。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青少年宫合作开设美育课程。组织学生参观文化艺术场馆或文化艺术遗迹,充分利用当地人文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创新美育活动空间。推动高校将艺术场馆等向周边中小学校和社区有序开放。
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美育合作与乡村学校美育工作
16.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美育合作机制建设。依托大湾区学校美育联盟,开展课堂教学、艺术展演、名师工作室等交流展示活动。整合大湾区高校美育教学与科研资源,搭建大湾区学校美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大湾区学校美育教师互派互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为港澳学生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体验课程。定期开展粤港澳学校美育交流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17.推进乡村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建立乡村学校美育帮扶机制,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公费定向师范生美育教学,培养乡村学校美育教学全科教师。开展乡村学校在职教师美育培训,满足乡村学校开展美育教学需要。建立县域校际美育教师共享机制和城乡学校“手拉手”帮扶机制,给予支教援教的美育教师相应待遇。加快推进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引导高校师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将乡村学校美育支教经历纳入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并计入学分。
六、加强组织保障
18.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本地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谋划。建立加强学校美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有关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各级政府要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支持学校美育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多渠道增加投入。
19.落实美育评价督导。把美育政策落实情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和学校美育工作开展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作为高校教学评估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重要指标。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合格率持续下降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依规依法予以问责。
20.营造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凝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报名咨询:文澜学府卢老师 1315 7100 189(微信同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外周公坞77号
(中国美术学院附近)
小红书搜索:wenlanxuefu
抖音搜索:wenlanxuefu